封丘:党建引领绘振兴画卷,新乡贤助力谱幸福新篇
时间:2025年10月09日 点击次数:156
“月饼甜到心坎里,香油香透村巷间!”10月3日,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的喜庆时刻,封丘县留光镇耿村文化广场热闹非凡。340户村民手持领物券有序排队,接过村集体发放的月饼与食用油,1820余名群众的笑容,成为这个黄河岸边村落振兴发展的生动剪影。
这份暖心的节日福利,背后是耿村集体经济的蓬勃生长。如今的耿村,已不再是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村落,而是斩获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”“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”等30余项殊荣的乡村振兴样板。这一切的蝶变,始于2020年底一颗归乡的赤子之心。
彼时,郑州萧记三鲜烩面创始人肖存兴怀着“反哺桑梓”的热忱回到耿村,当选村委会主任;2021年入党后,2022年他又扛起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重担。“根在耿村,志在兴村,必须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”,这位“新乡贤”将企业管理经验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,锚定“党建+集体经济+美食文化”发展路径,为耿村擘画了“支部强、产业兴、村民富、乡村美”的振兴蓝图。
党建是乡村振兴的“根与魂”。肖存兴上任后,首抓组织建设,推动村“两委”班子提质增效:牵头完善民主议事、村务公开等20余项制度,让村级治理有章可循;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制度,创新开展“党建+环境整治”“党建+产业发展”等主题党日活动,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亮身份、作表率。2023年,耿村党支部成功创建河南省“五星党支部”,成为全县基层党建标杆。
与此同时,肖存兴推动成立耿村集体经济合作社,整合全村土地、房屋资源入股,村民人均现金入股1000元筹集146万元,他个人注资100万元,还吸纳社会股金20万元,让合作社初始资金达266万元。依托这笔资金,村里先后开办超市、酒坊、油坊、磨坊等经营实体,截至目前,已累计向股东发放利润分红及过节福利上百万元。
“乡村振兴不能等靠要,集体经济必须有‘造血’能力”,深谙此理的肖存兴,以“萧记”品牌为纽带,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,为耿村注入共富动能。
一产提质上,合作社守牢粮食安全底线,同步发展特色经济作物,建成苗芽培育基地与保鲜库,年产豆苗、马齿苋等绿色农产品上万斤,并依托萧记集团建立“订单收购”机制,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;二产延链中,耿村与萧记集团合作,建设油坊、磨坊、酒坊等深加工厂,以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,生产“萧记”芝麻酱、香油、石磨面粉、缘酒等产品,通过统一品牌、标准与销售,打响“耿村出品”口碑;三产活市方面,耿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文旅产业结合,投入建设“车门里”萧记博物馆、牌坊、打麦场、荷塘、蒙古包、音乐喷泉等特色景观,还计划打造标志性“寨门”。2022年,耿村被认定为“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”,年创收20余万元,文旅产业成为新增长点。目前,肖存兴正规划建设乡村美食示范街区,引入十大面食名吃,筹备美食文化节、研学活动,推动三产形成互促良性循环。
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,更要富脑袋。在基础设施与文化建设上,耿村同样交出亮眼答卷:投资300余万元建古色古香的城门楼,500余万元修缮四座寨门,35万元翻新大礼堂;重新铺设两条主干道、加宽三条村道,打通“出行堵点”;2022年修建1000余米环村沟,2023年在政府支持下建成7300米雨污管网,彻底终结“雨天内涝”历史。如今的耿村,日间照料中心让五保老人吃上热饭,村办幼儿园、小学解决“入学远”难题,超市、酒坊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,实现“田成方、林成网、路相通、水相连”,既有“炊烟袅袅”的乡村韵味,又有“现代宜居”的生活品质。
文化传承更让耿村有了“精气神”:萧记车门里博物馆内,萧氏先祖“乐善好施”典故与肖存兴创业兴村历程,成为村民的“精神课堂”;“重阳节”饺子宴、“六一”免费烩面、“元宵”戏曲汇演,让传统节日充满温情;千年宋绣传承、麦秸垛农事体验,让农耕文化“活”起来。目前,耿村正紧锣密鼓筹划党史馆、村史馆与美食文化一条街建设,“要让耿村的故事传得更远,让村民的日子更红火”,肖存兴的话语掷地有声。
从昔日普通村落,到今日和美乡村样板,耿村五年蝶变,是党建引领强根基、新乡贤带动聚合力、群众齐心谋发展的生动实践。在黄河岸边的希望田野上,耿村的幸福之花,正迎着朝阳愈发绚烂。(封丘电视台)